近一年中只读了一篇小说,芥川先生的短篇《掉头的故事》。出于某些原因,这篇作品并没有被国内出版的《芥川龙之介全集》收录——是先生唯一一篇被和谐的文章。我从网上搜到了英文版,读过以后有三点感触:一,不愧是先生的作品;二,知道为什么会被和谐了;三,自己还是读不出英文的美感。
不再喜欢看小说,因为自己在阅读和写作方面都遇到了瓶颈。阅读方面我很传统,长篇小说崇尚雨果、托尔斯泰和巴尔扎克那样的宏大叙事,而读当今的长篇总觉相形见绌;至于短篇小说,又感觉在深度上无法与先生的相比。
写作上我很想创新,或者在题材上有金庸之于新派武侠那样的创新,或者在叙事方式上有奥威尔之于1984那样的创新——可能力所限,好几次都浅尝辄止。
最近读了Alpha推荐的两篇短篇,打算写一点自己对小说的理解。一年多不怎么读小说,反而动笔写小说观,兴许会有此山之外的视角呢。
好的短篇,人物的安排应当具备以下特征:
一,每一个人物都是必要的
二,每一个人物都是独立的
三,人物越少越好
短篇需要强烈的冲突,因此,没有人物或者只有一个人物的短篇难以成文。短篇的冲突通常有两种:两个人之间的冲突;一个人与一群人(或者整个社会)间的冲突。前者的代表做有莫泊桑的《项链》,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后者的代表有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鲁迅的《孔乙己》,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当然,还有多方冲突的杰作,比如芥川龙之介的《竹林中》。
本文的主题的是人物而非冲突,所以对冲突不再展开论述。为了形成冲突,必须要有独立的人物——“必要”为特征一,“独立”为特征二。当冲突发生在两人之间时,个体的独立性可以由地位、出身、文化等任何因素造成,此时刻画其中一方的独立,实质也是为另一方的独立做铺陈——比如描写甲“穿金戴银”,只可能有两个目的,或者为了表现乙的寒酸,二是为了表现乙的更加富贵。当冲突在个体与群体(社会)间产生时,群体(社会)的特征是默认的,由读者自己带入,而作者所有的笔墨都应着重于个体怎样独立于群体(社会)。
短篇小说限于篇幅,人物越少,个体的分量才越重。需要说明的,群体(社会)可以等同理解为一个人——比如《孔乙己》中,取笑孔乙己的伙计、掌柜、顾客可以理解为整个社会的缩影,等同于一个人。另外,并不是所有在短篇中有直接演出的角色都会参与到冲突中,也并不是所有参与到冲突中的角色都拥有其独立性。好的短篇应该具备这样的素质:每一个角色的地位都无可取代,每一个角色的特征都不相重合——在满足了这两点的情况下,人物越少越好。
最后补充一点,即使把群体(社会)作为“一个人”来理解,构成群体(社会)的个体也应有其独立性。在《孔乙己》中,伙计、掌柜、顾客就相对独立地构成了一个社会的缩影。反面且拿童话故事为例,《灰姑娘》中两个娇贵而丑陋的姐姐在本质上只是一个人,如果《灰姑娘》是一个短篇小说,把一个人的角色生拆成两个人,这就失败了。
ps:Alpha,从人物的角度分析,文青的一夜情要胜过西直门。两者都属于多方冲突,但是在人物的必要与独立上说,前者比后者出色不少——西直门的人物有些臃肿——当然,这与文青想交代的东西太多有关。关于叙事的问题,先拖到后面了……如果我能写到那里的话……
我之所以喜欢读你的评论,是因为你的评论虽然够犀利,但不掉书袋。虽然针时弊,但不凌驾于人。堪称平民评论上品。
这个评价太高了,担不起。不过说老实话,我对中国很多人写的评论很反感,即使内容赞同,也反感他们说话的方式。有些人即使是高级知识分子,有成就,有威望,依然不会说话——他们应该去练习GRE写作。最重要的是issue,说话要让步,用“probably”“possible”“maybe”,然后是不要轻易代表别人,应使用“In my view”“From my point of view”“As I know”。而中国似乎自古以来就没有这个习惯,“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诸子九十九家都白活了。“毛主席说”、“皇帝诏曰”、“子曰”——其实孔子他老人家说话经常让步的。比如这一段:“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前面“我听说”“我担心”都是很重要的让步,但后人引用的时候直接说”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变成绝对的陈述和预言了。这样听起来很酷,却开了坏风气。今日观之,一个韩寒,一个郎咸平,带头的只是两个人,带坏的很可能是几千万年青人
补充一下。郎咸平说话还是比较注意分寸的,他在公开场合批判中国政府、涉及敏感问题的时候,经常会加”这是我的个人观点“;而在批判中国政府以外的对象,无论他国政府或中外企业,都绝少让步,直接说”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然后更可怕的在于,平民在传阅郎教授发言的文字版时,就像删”丘也闻“”吾恐“那样,把那些仅存的让步都删掉了。我一直说中国最大的问题是教育,写作教育的缺失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之一。
短篇相比长篇来说,必然难以给人一些感觉上的东西。可能情节设计新颖巧妙的,当时读完会爱不释手,但时间长了也就忘了。还是能触动心灵的小说有长久的价值。不过,要触动一个群体的心灵,估计就不能空想空设计了吧。 我感觉短片名著都有作者日常的观察和感悟。未必真实,但在某个层面上,大体是有原型的。 另外很多优秀的短篇并不是出自名家之手,甚至是出自外行人。但感觉凌驾于名家的日常习作。 期待你能写出“大巧不工”的作品了,有东西就写吧。
写作遇到瓶颈了,不知道该怎么写,等什么是受开窍了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