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者为王

  说老实话,现在在美国看世界杯,感觉非常不好。第一,尽管是第一次看高清转播的世界杯,但ESPN的解说听不太懂,而且感觉阴阳怪调的(不过似乎在国内听刘建宏的解说更糟);第二,我的两个美国室友对体育不感冒,中国室友不怎么看足球,我一个人很寂寞;第三,比赛都在早上,怀念熬夜看球的感觉……
  也许随着小组赛的接近尾声与淘汰赛的开始,我能找到一点看球的激情……不过下周就要开始工作,没时间看球了……
  前一阵子忙着百度的一个编程比赛,没怎么写日志。过去两个月我写了一点东西,都发在校内上。现在看勉强能登上台面的也就这篇,凑个数吧。

  贝肯鲍尔有一句名言:

  The powerhouse not necessarily is a victor, but the victor certainly is a powerhouse。

  通用的中文翻译是“强者未必是胜者,但胜者一定是强者”——译得很工整,但我更喜欢它的另一个模样。那个时候我大概十岁,看《足球小将》的漫画如痴如醉,漫画里同为德国人的天才前锋卡尔·海因茨·施耐德引用了足坛凯撒的名言“足球不是强者必胜的运动,足球,是胜者为王”。
  所以,我要纠正一些观点。有人说巴萨和西班牙踢得是艺术足球,而国米和意大利不是,这个观点很荒谬。足球是战争,我拿战争来打比方。世界上从没有什么战争策略是艺术的,自古以来只有赢的艺术——这是一个双关,可以理解为“怎样赢得比赛的艺术”,也可以理解为 “因为赢了所以艺术”。中国古代有很多庸人盲目遵从“艺术战争”的例子,最经典的例子莫过于泓水之战中宋襄公的“寡人闻君子曰:‘不重伤,不擒二毛,不推人于险,不迫人于厄。不鼓不成列。’今楚未济而击之,害义。”——半渡而击有违人道主义,所以要等敌人渡过了河摆好了阵势才开打——朽木不可雕。
  当然,我还有必要解释一下。足球毕竟不是纯粹的战争,所以如果比赛中一方球员受伤倒地,另一方球员还是会把球踢出界外,让队医早些进场疗伤。但是,倘若比赛事关重大,比如世界杯决赛,巴西队暂时0:1落后西班牙,第92分钟巴西正掌握球权,而西班牙队有人受伤倒地——此时此刻,只要裁判不吹哨,巴西球员绝不可能主动把球踢出界外——在世界杯的决赛中,足球就是战争。
  中世纪的时候重装骑兵是赢的艺术,但是19世纪它们就不是了,连拿破仑的近卫掷弹骑兵在1815年以后都不艺术了。孙子和亚历山大时代“正正之旗”和“堂堂之陈”是赢的艺术,但是一百年前你就不可能在任何战场上看到所谓的步兵方阵,它们都不再艺术。相反的,游击战在传统思维里是绝对丑陋的战争,然而当你是越南人或阿富汗人,而你的对手是美国人或苏联人时,游击战就是赢的艺术。
  回到足球。控球率、射门数、传球数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有记分牌的数字。当主客场淘汰或者是小组赛,甚至联赛的时候,连记分牌的数字都不是最重要的。为什么小组赛的最后一场不能赢?因为赢了就是小组第一,出门要碰A组第二的巴西队,而平或者输都是小组第二,出门碰A组第一的日本……好吧,这个例子太极端,看一个发生过的例子。为什么瑞典和丹麦踢成2:2就开始散步了,因为2:2以后双方都能小组出线,意大利的死活根本不用管。都说在职场上领导认为正确的就是正确的——哪怕领导是错的——难道上了球场人人便都非做正人君子不可?
  现在谈谈这篇文章真正的主角,穆里尼奥。我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艺术足球的概念,但是有赢的艺术,而穆里尼奥是真正的艺术家。半决赛淘汰巴萨以后,魔力鸟有两句话令人印象深刻,一句是“11打11的时候,我的球队从没有输给过巴萨”,另一句是“这是我生命中最伟大的一次失利”——前一句是孩子气的抱怨,后一句才是对自己的诠释。0:1不是失利,因为欧冠的半决赛是一场180 分钟的比赛,我在前九十分钟的上半场3:1领先,我就有资本在下半场0:1输给你。如果你抱怨我下半场的态度无比保守,那就请先扪心自问前九十分钟为什么被我灌了三个球。
  好了,三冠王国米,接连淘汰了英超、西甲、德甲的冠军而站在欧洲之巅的国米,一个15年的米兰球迷由衷地向你献上最诚挚的祝贺!虽然你先后上场的球员中只有最后一个替补马特拉齐是意大利球员——也许我不应该称你为一只意大利的球队,而应称你为穆里尼奥的球队——但是你踢的确实是意大利足球,赢的足球,你就是意大利的荣耀。我还想说,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种足球,德国足球,巴西足球,西班牙足球,阿根廷足球,荷兰足球,英格兰足球……他们之间没有优劣,他们赢的时候就是victor、是艺术,他们输的时候就只是一种足球。

6 thoughts on “胜者为王”

  1. 我穿越了吗?我记得这篇文章在你的什么地方看见的啊?等到淘汰赛相信会好看的,我买张任选9场的彩票全跟热门走,结果一连5场没一个对的,全是伪强队。德米现在身上的标签就是向我开炮,真是牺牲我一个,幸福中前场。没准本届真的要塑造diego的神话了。

  2. 你干嘛?发过的文章,就因为当初说不发日志,就放在了评论里,还写那么一大堆。这明明想表达嘛,还搞那么扭捏,这不是闷骚是什么?现在允许发日志了,就为了让别人更关注一些,就又当一篇日志再贴出来一次,这不是闷骚又是什么?看来在美国看球,真的把你憋闷坏了…………

  3. to Alpha: 以前发在日志评论里的,后来删了……to Beta: 不是表现啊。因为日志解封以后,突然发现不会写东西了,这几天写了好多全删了,可是连续几天不更新不好啊,就贴一个以前写的充数。这篇文章最初发在校内里的,读者比我的space多得多(虽然也没几个)。怎么说呢,很可能有一天我冲冠一怒就把校内注销了,但是SPACE一定不会,所以有必要把文章转过来。我能两个月不更新space,可不是一般的闷骚哟~

  4. ”真蓝色“听起来不错。以前我只能用”纯爷们“形容自己,但是太不好听了。“纯蓝色”优雅又到位,真不丑~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