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星期,一位求职者在Craigslist上开了一个很难说是否是出于恶意的玩笑。因为长期求职无果,这个26岁英语硕士索性捏造了一条招聘信息,做了一个针对就业市场的实验。
虚构的职位在纽约,门槛很低,并不要求任何工作经验甚至专业背景,报酬也堪堪不过基本的工资和医疗保险。工作条件如下:
Administrative Assistant needed for busy Midtown office. Hours are Monday through Friday, nine to five. Job duties include: filing, copying, answering phones, sending e-mails, greeting clients, scheduling appointments. Previous experience in an office setting preferred, but will train the right candidate. This is a full-time position with health benefits. Please e-mail résumé if interested. Compensation: $12-$13 per hour.
招聘广告在周四下午两点四十一分贴出,下午两点四十五分,也就是工作发布的四分钟之后,他为这个实验特意申请的邮箱收到了第一封应聘邮件。十分钟内,共收到10封应聘邮件;二十分钟内,56封;一小时内,164封;六个小时内,431封。
周五下午的两点四十一分,在工作发布整整24小时之后,他删除了这个虚构的招聘信息。此时他累计收到653封回复,剔除27个无效样本(附件无法打开、牛头不对马嘴的复制粘贴),可统计的有626份简历。
以上是实验的大致经过,附带贴出作者制作的两张统计图。事件的完整记录参见 http://thoughtcatalog.com/2012/get-a-job-the-craigslist-experiment/。
应聘者的工作背景
应聘者的教育背景
一年前,我在一个开发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的公司实习。我所负责的客户,一个规模不小的航空公司,使用了我们的招聘套件,招聘的职位从飞行员到搬运工都有。有一回Debug时接触到的一个求职者,让我无法忘怀。
此人应聘的是一个杂工的职位,他原先的账号不知为何无法登陆了,于是又注册了一个帐号并重填了个人信息——因为客户要求求职者至少有十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不一定是相关工作,但是有十年履历的人显然更可靠)并列出工作事项和离职的理由,重填个人信息可是一个大工程,而他都交代地非常详细。碰巧,这个求职者的姓和我第一个美国室友相同,很不常见,好奇心驱使下我仔细读了他的履历。
他换过七八个工作,最低的工资是8刀一小时(接近德州法定的工资底线),最高的时候也只有16刀(比我在公司实习时还低)。所有工作都是体力活,短则几个月,最长的也不超过两年。离职的原因不尽相同,有些是被裁退(包括16刀的工作),有些是主动离职——理由很诚实——“我想换一份收入更高、更稳定的全职工作”。当时,我脑海中浮现的是一个中年白人男性(用户资料里有说明)为生活所迫疲于奔命的形象。
今天读到这篇文章,我又想起了一年前看到的那份履历。似曾相识,他应聘的职位工资只有十四五刀,而竞争者也有四五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