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日记.从快女想起

唱功中上,长相中上,气质中上
很多中上加起来就是上上了
刘惜君,狠好狠好(淫笑。。。)
200907180211240826685b65d

  昨天看了快女十强赛的第一场的电视直播。
  一定有人嘲笑我三俗,我知道解释即掩饰,仍要掩饰一番。快女与其后盾天娱&湖南卫视,即使在全国范围内声名狼藉,论规模论影响依然是中国最大最成功的选秀节目。这就好比华尔街,“自私”“贪婪”“卑鄙”,名声再臭,永远都是全世界平均智商最高的一片街区。于是可以想象,作为一个观众,你不可能在快女中找到如邓丽君和王菲般的天籁之音(天外之女)——你不会在华尔街中发现任何一个道德高尚的人——那么退而求其次,物色一个面容姣好、歌声温润的女生,并非难事。当然,有人喜欢张含韵,有人喜欢张靓颖,还有人膜拜春哥或曾哥,这都因人而异了。
  今年我从快女进入十强突围赛开始淘金(05年只看了最后的决赛,被张靓颖的海豚音震撼了),因为没有看过直播,一切资料来源都是网络视频。偶然看到了刘惜君与曾哥的pk,前者竟然在评委投票的肉搏中以一票优势活生生将后者斩落马下,教人钦佩之极。细细端详,此女容貌秀丽,眉宇间竟有一股哀婉之意;细细聆听,此女音色圆润,转调中都是万种风情。
  高不成,低不就,天朝的娱乐节目都已经烂到掉渣了。既然看电视不上税,不如临走前再关注一次快女。亲爱的刘惜君,经过第一场十强赛,何某人纵观九妹一哥十位选手,能与惜君一较长短者,郁可唯、江映蓉两人而已。三人中,我个人觉得你长得最漂亮,所以继续挺你了。我看女人经常看走眼,但愿你不要让我失望啊。

底线

  引王小峰blog的两段话

  ……
  我偶尔会参加一些所谓音乐圈里的研讨会,常常能见到一些业内人士,比如沈黎晖总、宋柯总、海外油子高晓松之类的人士,谈起音乐行业的不景气,他们非常无奈,抱怨,就差捶胸顿足、眼含热泪了。他们的每次发言都很感人——比纪念米高·集训还要感人,像祥林嫂失去他们家毛毛一样令人同情,像秦香莲失去他们家陈世美一样令人伤感,像窦娥被错判一样冤屈……总之吧,他们是受害者,是一种不公正待遇的牺牲品,他们曾有一种理想,希望能做出好的音乐并且能赚钱。
  但是,当他们慷慨陈词之后,转身去面对一个五音不全的选手时,便露出另一副面孔,他们放弃最后的底线,为一个脑残节目放弃最后的贞洁(如果他们还有贞洁的话)。以后,当你再次看到他们在某个音乐研讨会上像一群怨妇一样慷慨陈词,你应该向他们竖起中指——活鸡巴该!你们就该从这个行业里滚蛋,能滚多远就滚多远。我没点名的人你们也别庆幸,都该滚蛋!你不能秦香莲和潘金莲都当了吧?那样早晚会变成李莲英的。你们是业界的精英,一起玩玩游戏,娱乐一下没问题,但是做事情要有点底线。
  ……

  沈黎晖、宋柯、高晓松……等等,骂起来怎样都不觉得过瘾(尤其是看了高晓松昨晚的表现,真想把那猪头拖到街上打)。但是下面一段,文章的结尾,就相当沉重了:

  我们都挺怀念那个卖手机的小伙子Paul Potts,我们也挺怀念那个孤独的乡村妇女苏珊大婶,同样是选秀,差别咋就那么大呢?这个差别就是底线。

  不管一个歌手的《图兰朵》和《悲惨世界》选段能不能打动听众,中国的选秀节目几十年内不会诞生Paul Potts或苏珊大婶这样的人物。中国的选秀节目几十年内都不希望让观众决定偶像的归属,他们想亲自领导流行的潮流。再引伸些,他们试图通过“把男人打造成女性比赛的冠军”和“把五音不全的人打造成歌唱比赛的冠军”来证明自己驾驭潮流的能力,与此同时,“音乐能否打动观众”作为最需要尊重的一项标准,已经形同死亡。

愚民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现在有人说,历代君王出于愚民政策的考虑,把孔老二的话曲解了两千五百年,翻译成“对于老百姓,只能使他们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做,不能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而原文的断句应当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不过这都无关紧要了,愚民政策已经奉行了两千五百多年,在可以展望的将来,恐怕仍将如此。
  听过一个说法,西方的企业竞争,通过引导消费者变得明智,让他们做出更理性的选择;而东方的企业竞争,通过误导消费者变得愚昧,好让他们钻进圈套。一个显见的例子是电视广告:中国和西方的电视广告在艺术层面上是两个世界的产物——中国人在网络视频中经常分享、推荐的广告视频,超过九成九都是洋人的广告。而我印象里唯一反复观摩过的中国广告,是恒源祥的十二生肖大拜年……
  国内企业的广告,受众只有国人,无可参照;可如果拿跨国企业就同一产品在中国和西方投放的不同广告进行比较,比如可口可乐,比如耐克,比如索尼,我们不得不相信:跨国企业低估了中国人的智商(或者说,理解能力、鉴赏水平)。我在这里用“低估”一词尚且是善意的,可能我们的国民素质便是如此。脑白金、恒源祥、金嗓子喉宝……无数不可思议的营销案例的出现,似乎都从各个角度论证了“中国消费者大多愚昧”的观点。西方意义上的成功的30秒广告,总在前27秒交代一个妙不可言的悬念,而在最后的三秒给出峰回路转的答案:产品;天朝的广告则与之相反,从第一秒到最后一秒都充斥着“今年过节不收礼”“恒源祥,XXX”“脑瘫的罗纳尔多露出他的大板牙……”——只给消费者留下印象就算成功,而无需关心这究竟是怎样的印象。
  我们的广告只是一个典范。我们的教育,从小学到大学,都在教人怎样学会服从、怎样放弃思考;我们的互联网,在GFW和和谐词语屏蔽的关怀下,逐步演变成世界上最大的局域网;我们的政府是世界上最正义的,我们的声音是世界上最正确的,我们从来不欺负别人,我们从来只受人欺负……就连我们的选秀节目,也在同时走向两个极端:代表着官方的CCTV一方唯高音是举,谁嗓子高、能吼出升八度的《青藏高原》而不至撕破喉咙,谁就能上春晚;另一边,如快女及其前身超女,选出一个男性冠军、捧红一个五音不全的歌手,藉此证明自己有把任何生物包装成当红女星的实力。
  而悲剧的是,从沈黎晖、宋柯、高晓松,到数以百万计的玉米和可爱多,似乎都乐此不疲地投身于这场毫无原则可言的疯狂中——民间的无知与无良,国家需要负责么?

智商崇拜

  突然间,我又想起自己追过的美剧:越狱,豪斯医生,lie to me,the big bang theory。我发现它们的男主角拥有相同的特征——都是高智商者。Scofield和Sheldon属于剧情直接说明的天才,而House和Lightman都是各自领域的宗师级人物(专业经验+高智商)。我个人当然有智商崇拜的情节,可这些美剧在美国也相当受欢迎——这说明美国人也有智商崇拜。
  反观中国电视剧,男主角的正面形象通常有如下几种:义薄云天的人民公仆,功盖千秋的帝王将相,朴实善良的军人或艰苦奋斗的富家子弟。有时我们也能看到智勇双全的古装美男形象,除了帅以外,都是能打在前,能谋在后。
  想到这里,问题就出现了:为什么国产电视剧中就从没见到哪位绝顶聪明的主角(无论是直接表达的还是暗示的)?历史剧中有过,《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大秦帝国》的商鞅,等等。但是,除了历史中(小说里)确有的天才,国产电视剧似乎从来就不愿虚构出天才的主人公。是否广电总局觉得,鼓吹智商崇拜是一种导向错误?于是在《暗算》、《亮剑》、《潜伏》里,第一位是宣扬主角的忠党爱国、其次才是英雄人物的大智大勇——而就是这大智大勇,大勇还比大智重要得多。
  即使上级领导非要把智商崇拜和个人英雄主义等同视之,并指出“个人英雄主义不符合三个代表,我们不鼓励”,我也无话可说。事实上,高智商者的独立思考、独立行动,本就是个人英雄主义的变形——伽利略用“撬动地球”来解释杠杆原理;爱因斯坦无比嚣张的说“世界上只有三个人能理解相对论”;牛顿通篇用拉丁文和代数写就《原理》,语言晦涩,根本不愿他人读懂,目的就是堵住无知却又喜欢四处发表高见的评论家的嘴巴。甚至可以说,历史上的所有天才人物,他们的言行都是个人英雄主义式的,而且,其成就的伟大与桀骜不逊的程度成正比。
  但是,中国诞生过如张居正和霍去病这样出将入相的天才,在科学领域里却从未出现过能为世界科学史做出卓越贡献的人物。不止如此,时至今日,在美国人将结构力学、医学、测谎、物理学先后植入影视剧中时,我们的屏幕依然被辫子戏与言情剧包围;当《英国达人》捧红了Paul Potts与苏珊大妈时,我们写就了春哥和曾哥的传说;当法国的旱冰宝宝飞进千家万户时,我们还在……哦,对不起,我已经忘了它们究竟长得什么样了。

  算了……刘惜君,还是看你唱歌的时候心情好点。做人何必自寻烦恼呢?

9 thoughts on “暑假日记.从快女想起”

  1. 联想在CRI给thinkpad做的广告还是满不错的,多久没有享受思考的乐趣了?——thinkpad,思行合一不要删我的广告帖,哈哈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